Fragments

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希望沒有壓力的、不被演算法綁架的自由寫作

Fragments

大解結動力學

我記得在高中的時候看到在 Facebook 河道上面看到這篇文,異常的吸引我的注意力。自此之後,每次當我進到某個全新領域的知識學習時,總是會刻意去嘗試尋找對我來說具吸引力的異性: * 在小組專題課,我會刻意找討人喜歡的人一起做專題報告 * 在體育課上(如果我有勇氣的話)我也會向好看的異性請教概念指導 * 進行語言交換時都會主動找有趣且很有魅力的人聊天,藉此增近自己拋出話題和使用語言的能力 * ...還有很多,但再講下去會有點害羞 ——其實就是將社交吸引力轉化為學習動力的策略。其實很長一段時間都有注意到,當自己在學習時,學習對象的魅力值會大幅度影響我的學習狀態。如果遇到很希望都會更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接近對方,也更容易注意到他/她所做的事、講的東西,而在不知不覺的產生「想要變得更好、跟上對方水平」的慾望,然後再把把這個動力「借」回到我原先想學習的領域。[1] 我在大學新生時期和幾位同學(包含女生)提到這點時,我總是會戲稱這個概念稱為「大解結/大葛格動力學」。而不少人也和我說仔細一想後,確實如果在那個學習場域有自己喜歡的對象時會更有動力學習。不過當然這個概念可以延伸到「任何自己

Fragments

我為什麼想寫部落格?

我其實很久沒有寫文章了。在國小時,就被爸媽說可以用文字和照片多累積自己的紀錄,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可以回來看自己的各種點滴。而事實上,我也從國小高年級到現在都會在當時的 FB 和 Blogspot 寫文章一路到高中左右,國中寒暑假甚至會每天寫日記發文,非常瘋狂。雖然是黑歷史,但也正是如此才能知道自己在小時候怎麼想,也可以拿現在的自己默默地和之前比較,發現自己進步了多少、又多了解了什麼事。 大學之後一直很想要維持這個習慣,不過可能是沒有動力了,或是發現自己的文筆或是腦袋裡裝的東西實在是太少,就算想寫也覺得自己寫不出什麼值得讀的東西,因此就封筆了好久一段時間。雖然大一還是有多少寫兩、三篇,但大二到大三完全沒有任何一篇出自於興趣寫的文章,其實多少有些可惜。 直到現在大四快要從大學畢業,正要開始申請碩士學校而回頭看自己的成就時,才覺得應該要重新提筆把自己的各種想法記錄下來。就算現在仍認為腦袋的想法還很稚嫩,但無論是在練習能夠隨時把自己的想法沒有心理壓力的狀態寫下來,不應該認為下意識認為「沒有人會讀啦」或是「沒必要寫下來啦」。正是因為現在是不花費任何力氣就生成大量文字的時代,更應該要透過寫作練習

Fragments

FFVII Rebirth 的音樂工程非常厲害

這個週末在做 CV 和準備期中考週時,休息時間花了一點時間整理自己的 Youtube 訂閱。結果發現了這個 hidden gem: 我一直以來都很喜歡 Final Fantasy 系列(目前正在 iPad 上玩 FFVI Pixel Remaster),其中音樂一定是我之所以喜歡這系列的原因之一。 目前已經看到了第十集,看他在介紹來自 SQEX Division I 和其他 Division 的音樂製作人一起合作,翻出快三十年前的音樂並且拿來重製,了解每個角色、每個場景對應到的 motif,對應到現代 Remake、Rebirth 的每個劇情、戰鬥段落之後,再一一將當時 FFVII 的感動以現代的技術呈現到大家的眼前,真的非常厲害。 我自己在玩的時候常常會注意到每一個不可操作到可操作狀態的轉場之間,在音樂上有非常滑順且 immersive 的體驗。雖然從 FFXV 和 Metaphor: RefFantas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