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期回顧 2021 Spring

沒什麼實感的從高中畢業了。

學期回顧 2021 Spring
2021/4/30@淡水 天使熱愛的生活

Summary

這學期以科學班之名義修了師大資工的兩門課,沒想到都是大三選修的硬課,修的期間也讓我發現之前寫程式的方法在這裡根本不管用。經過了幾個月的努力,把一大堆壞習慣改過來,才終於變成懂什麼叫做程式設計。


就在6/28晚上,終於交出了這學期的最後一份期末報告,結束了高中三年的學習時光。雖然畢業這件事沒什麼實感,但一個禮拜肩膀一直扛上的東西都放下來確實輕鬆許多。

因為高中幾乎所有學分都修完了,以為這學期會非常輕鬆,就一口氣幫自己修了兩門師大資工的課,分別是進階程式設計和資料庫理論。上了幾堂課才發現這兩堂課都是大三選修,絕對不會比資訊之芽輕鬆多少,到最後發現和前面五學期相比知識量還是挺大。

我想大致簡介我在這學期修的三門課,每一門都非常可怕,但也非常具挑戰性。

這學期的修課課表,和高中相比真的空很多。

2021資訊之芽演算法班

資訊之芽是台大和清大的學長姐聯合舉辦的資訊領域推廣計畫,讓高中生有渠道能夠一起學習 c++、python 語法和演算法的課程。我曾經在高一時修過資訊之芽的一階課程,但之後因為學校課業繁重就沒有繼續二階課程。今年初便決定再次挑戰。

這門課的作業量非常龐大,每週都需要至少八小時的時間把上機作業和手寫作業寫完,還要每週看課程前導影片,每週都要空出一大段時間練習才能夠跟上課程進度。每週當作業全部寫完時回頭看都很有成就感,因為這種事情真的不是很多人能夠做到的。

在今年的二階段課程開始後,更加難以下嚥的進階演算法讓我看得眼花撩亂,不知道在何下手的情況下又不太敢問助教問題,導致二階段有很多內容都沒有學會,作業也缺交了一大部分。我原本嘗試花很多時間在上面,但發現另外兩門在師大資工修的課對我來說也有些吃力,在利弊衡量下決定放棄了。但我還不打算放棄走演算法這條路,明年我應該會捲土重來修演算法課,希望能夠把這學期沒有學到的遺珠之憾補回來。

資訊之芽演算法班上機作業

資料庫理論

會修一堂課是某一天和同學討論到想要做什麼很酷的東西在GitHub上時偶然想要學資料庫,他就推了我要不要修這堂課,沒想到我這學期認識到的大部分學長都是在這門課認識的XD

因為是分組上課,第一次上課的我身邊都是學長姐,不知道從何找起,老師便幫我分到一組都是附中學長的組別,也開始擴大在學校的朋友圈,上午上完課後也會和學長一起到公館站附近吃飯,學到了很多酷東西,也提前過了一部分的大學生活。

但因為同組的學長都對系統很熟悉,在期末報告之前我一直都沒辦法幫上忙而很內疚,最後決定自己試著租了一台虛擬機器並在上面嘗試實作,才終於能夠幫上大家一點忙。報告的最後三天四個人除了吃飯睡覺都在 Google meet 上共同編輯真的很感動,最後也真的做出了一個可以讓我笑超級久的專案,謝謝同組的學長們XD

資料庫期末報告——Seek memes

進階程式設計

這堂課的目的是要讓我們學會如何寫出乾淨、易懂、且可以輕易地和他人共同編輯的程式,而要做到這件事情必須要學會很多自己寫程式時不會用到的許多概念及技巧。錯愕的是,學習這些技巧後,我發現自己變成不太會寫程式了。可能是很多習慣需要改變的關係,有很多平常在資訊之芽寫得很輕鬆的東西變得不知從何下手,感覺整個手感都從身體中抽走的感覺。但幸好的是,多虧於資訊之芽每週滿滿的上機作業,讓我不得不利用這些技巧練習寫程式,過了幾個月才終於適應。

除此之外,這堂課也讓我們釐清了很多平常我們視為理所當然但常常會誤解的概念,和整個程式架構應該寫、怎麼分成小塊小塊容易拼接的單元,在之後要新增或修改時能夠把風險降到最低,能夠當程式寫錯時正確的叫錯,能在加入別的函式時不會影響到先前的架構,甚至是要定義出新的資料結構時要怎麼寫才能讓使用者覺得好用等等,這些都是在之前寫程式時未曾注意過的。

在最後的期末報告,老師希望我們用這學期的所學以四人一組寫出一個文字版的植物大戰殭屍,我們也花了快整整三天每天開 Google meet 才把整個作業寫完。我是負責整個地圖和玩家、敵人,不僅要和下游寫植物的學長配合好,也要讓上游寫整個遊戲架構的學長確保所有功能都能夠穩定執行。尷尬的是,我有很多部分都沒有在第一次做時就做到位,導致有很多地方都要重新檢查才能找到問題,浪費了不少時間。

修完這門課的心得真的有點多,但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說的話,就是我終於知道該怎麼寫程式了。

進階程式設計期末報告——植物大戰殭屍(文字版)

附中最後的回憶

因為這學期大部分的課程都修完了,因此整週會待在學校的時間只有周二下午。班上的人就算是上五學期OP也會缺一個學分,也就是唯一一堂視覺藝術課,所以這堂課同時也是班上人最多的時間XD

在學期初實在是沒有什麼要畢業的實感,可能是在學校的時間不多,很少看到同學才會有這種感覺,但似乎是在某一天藝術課上完的下午,我偶然逛了一圈校園才發現這或許是我最後一次以在學生的身份在校園中翹課遊蕩,而確實在下一個禮拜也因為台灣疫情本土病例暴增而再也沒有回到學校。

似乎也是在這學期才開始真的和同學有校園外的交流。下午上完課和同學一對一吃飯,聊聊三年下來發生了什麼事;上午進階程設剛上完就和一群一樣剛從大學下課的同學一起玩桌遊;或是三個人揪去IKEA買禮物送給同學,這三年下來似乎從來沒有如此自在,也發現原來要拉近友誼不是在教室就能做到的事。

開學初幫忙寄送藻礁公投書,最後募集了300張,頗有成就感XD

雖然沒有實體畢業典禮確實很可惜(線上畢典甚至睡過頭w),又提早和師大資工的學長姐混熟了,導致不管是升大學還是畢業對我來說真的沒有實感。這學期近乎每天都待在螢幕前好久,疫情後更是幾乎沒有任何社交活動。希望大家能夠在未來的路上找到自己的路,Peace ;)

高中課程快結束時和同學一起看電影:)

PS. 本來疫情前打算去和大桌子拍個獨照,結果疫情來了去不了:( 希望回去學校拿畢業紀念冊時能夠記得去拍!